News
葉立斌/核稿編輯現代人習慣在睜開眼的瞬間,伸手摸向手機,但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,研究顯示,睡醒立即使用手機正在悄悄摧毀我們的神經系統,引發現代人普遍的神經衰弱症狀,即使是晨起使用也會影響下一個睡眠週期。謝炳賢在臉書專頁「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|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 ...
紀麗君/核稿編輯衛福部疾管署公布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,引發不少家長焦慮。一位家長向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詢問伊科病毒的傳染途徑,以及預防措施。他表示,腸病毒的傳染方式,包含飛沫傳染、接觸傳染、糞口傳染,預防方法就是勤洗手,若家裡有人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拉肚子等症狀,必須盡量與新生兒保持距離。疾管署公布新增 ...
李惠芬/核稿編輯自哈佛團隊在《Nature》於2025年8月發表的研究顯示,「鋰」不只是情緒藥物成分,它更是在腦部的自然濃度與突觸、髓鞘保護及抗發炎反應都有關。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鈺庭表示,全穀類與堅果都是鋰含量較豐富的食物來源。林鈺庭說 ...
李惠芬/核稿編輯膽鹼(Choline)不僅在孕期、更年期要補充,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,在氣喘病人身上,補充膽鹼6個月之後,不只症狀變輕,發炎指標也下降。張家銘在粉絲專頁「基因醫師張家銘」引述營養免疫學《frontiers》研究表示,膽鹼本 ...
李惠芬/核稿編輯膽鹼(Choline),竟然對免疫系統有這麼大的影響。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也驚呼,餐桌上的小營養素竟是免疫力的關鍵,若沒吃夠膽鹼,可能會決定身體的防線穩不穩。張家銘提醒,再來就是停經後的女性。因為雌激素下降,身體自己合成膽鹼的 ...
葉立斌/核稿編輯水果人人愛,但對腎臟病患者來說,卻暗藏危機!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專頁「高敏敏 ...
葉立斌/核稿編輯入秋後日夜溫差大、空氣乾燥,免疫力和膚況都容易出狀況。數位營養諮詢專家錢靜蓉在臉書專頁「Emma營養師-錢靜蓉 營養保健。親子育兒。生活分享。」發文分享,吃對食物能幫身體提升免疫力、改善皮膚乾燥、穩定血糖、維持腸道健康,讓換季更順利。飲食4原則●提升免疫力:蛋白質,雞肉、魚、黃豆製品 ...
曾出書「住在月亮上的女孩」的作者張育宜,21歲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「LAM肺淋巴血管平滑肌增生症」,23年來只能靠著呼吸器維生,去年張育宜在高雄長庚醫院接受肺移植手術,上個月終於擺脫呼吸器,開心往正常人的生活邁進。罹患罕病LAM ...
每天選對水果、吃對份量,有助遠離糖尿病!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,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,糖友應均衡攝取包含水果在內的6大類食物,每天食用高營養密度、高膳食纖維與低GI(升糖指數)的「2高1低」水果,例如奇異果、芭樂、橘子等達到2顆棒球或網球大小份量, ...
中南部接連遭颱風與水災重創,捐血活動受阻,血庫一度告急,由北部緊急調撥數千袋血液南下支援。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表示,「捐血真的可以說是看天吃飯」,目前全台O型血庫存僅剩6.8天,呼籲民眾踴躍捐血。O型血庫存剩6.8天 盼民眾踴躍捐血林敏昌指出,過去多是北部庫存不穩,今年情勢相反,災後中南部O型血短 ...
84歲李爺爺半個月前突然右眼腫脹,他不以為意,直到過了2週出現疼痛、影響視野,才至診所就診,後來因症狀嚴重轉至大醫院急診,排除眼科疾病後,耳鼻喉科醫師透過電腦斷層發現,李爺爺鼻竇黏膜腫脹,導致鼻竇開口阻塞,影響眼周出現膿瘍,經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,手術後症狀緩解。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...
李惠芬/核稿編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一份研究建議,女性飲食中應該確保攝取足夠的Omega脂肪酸,因為這份研究發現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女性,體內包含Omega脂肪酸在內的不飽和脂肪值,異常地低,懷疑與阿茲海默症存有因果關係。英國《衛報》20日報導,研究團隊分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